一、学校绿化养护安全要点
1. 植物品种安全筛选
严禁选用有毒(如夹竹桃、曼陀罗)、有刺(如玫瑰、枸骨)、易引起过敏(如法桐、豚草)或果实易坠落伤人(如银杏果未成熟时)的植物,避免学生接触引发中毒、划伤或过敏反应;优先选择无刺、无毒、生长平缓的品种(如女贞、紫薇、麦冬)。
2. 绿植生长边界管控
教学楼、操场、走廊周边的乔木定期修剪枯枝、病弱枝,分枝点不低于2.5米,避免枝条坠落或遮挡门窗影响采光;操场旁灌木高度控制在0.8米以下,防止学生追逐时碰撞;绿篱、花丛边缘修剪整齐,避免枝叶延伸至通道,防止绊倒或划伤。
3. 作业时段与区域隔离
养护作业(如修剪、施肥、机械操作)避开上课、课间、上下学高峰时段,优先选择周末或假期;作业时设置明显警示标识(如“施工区域,请勿靠近”),用警戒线隔离作业区,禁止学生进入;使用割草机、绿篱机等设备时,提前清理区域内石块、玩具等杂物,避免飞溅伤人。
4. 药剂与工具安全管理
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物理方法(如人工捕捉、黄板诱杀),确需用药时选择低毒、低残留的环保药剂,远离教室、食堂、饮用水源,施药后24小时内禁止学生接触;作业工具(如剪刀、铁锹)使用后及时收纳,不得遗落在操场、花坛等学生活动区,避免误触受伤。
5. 特殊场景安全防护
实验室、电房周边绿植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,避免枝叶接触设备引发短路;体育器材区、游乐设施旁的草坪定期修剪,清除碎石、杂草,防止学生活动时摔倒;冬季及时清理树木积雪,避免枝条承重断裂砸伤人员。
二、医院绿化养护安全要点
1. 植物功能与安全性兼顾
避免选用花粉多、气味浓烈(如百合、夜来香)的植物,防止引发患者呼吸道不适或过敏;禁止种植有毒或汁液刺激性强的品种(如滴水观音、一品红),防止患者或儿童误触;优先选择叶片光滑、易清洁、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植物(如绿萝、常春藤、橡皮树)。
2. 洁净与防疫要求
养护作业前对工具(如修剪刀、喷雾器)进行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;定期清理落叶、残花、杂草,保持绿化区整洁,减少细菌滋生;病房窗外、走廊旁的绿植及时修剪过密枝叶,保证通风透光,避免枝叶遮挡紫外线消毒区域。
3. 作业低干扰与安全隔离
养护作业全程降低噪音(如手动修剪代替机械操作),避开患者休息、治疗时段(如午休、手术时间);在住院部、输液区周边作业时,设置静音警示,轻拿轻放工具;使用机械或登高作业时,远离病房窗户,防止扬尘、碎屑飘入室内。
4. 药剂与环境安全
病虫害防治禁用高毒药剂,施药时远离食堂、药房、病房通风口,避免药剂气味扩散;草坪、花坛施肥选用腐熟有机肥,防止异味影响患者;药剂包装、废弃枝叶按医疗废弃物相关规范处理,不得随意丢弃在院区垃圾桶或排水系统。
5. 特殊区域安全管控
手术室、ICU周边3米内不种植易产生飞絮、落叶的植物,防止污染空气;消防通道、急救通道旁的绿植严格控制高度(灌木不超过0.5米),确保通道畅通;停车场、救护车出入口的乔木定期修剪,避免枝叶遮挡监控或影响车辆通行。
通过以上针对性措施,既能保障学校、医院绿化的美观与生态功能,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,为师生、患者及医护人员营造安全、舒适的环境。
当前位置: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