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基础养护:保障植物存活与生长
- 土壤管理:每季度检测土壤pH值(适配范围6.0-7.5),工业区域需定期松土(深度15-20cm)、施加有机肥改良土壤,避免土壤板结或重金属积累。
- 灌溉规范:采用滴灌/喷灌结合模式,夏季高温时段(10:00前、16:00后)浇水,冬季减少频次;厂区道路两侧绿地需预留排水沟,防止积水烂根。
- 施肥要求:优先使用缓释肥、有机肥,春季(3-4月)施萌芽肥,秋季(9-10月)施越冬肥,避免使用高浓度化肥导致烧苗;污染较重区域可增施脱硫剂、腐殖质改良土壤。
2. 修剪整形:兼顾安全与景观
- 乔木修剪:每年冬季(12-2月)进行休眠期修剪,去除病枯枝、过密枝,保持树干通直,分枝点高度≥2.5m(避免影响车辆行人);靠近厂房、高压线的乔木,需控制树冠外延,与建筑物、管线保持安全距离(按电力规范≥1.5m)。
- 灌木与地被修剪:春季修剪徒长枝,夏季及时修剪残花,保持高度整齐(灌木控制在0.5-1.2m);地被植物(如麦冬、马尼拉草)每2-3个月修剪一次,避免杂草滋生,覆盖率保持≥95%。
- 修剪安全:修剪工具需消毒,大型乔木修剪需搭建安全架,严禁高空抛物;修剪废弃物及时清运,避免堆积引发火灾或病虫害。
3. 病虫害防治:环保优先+针对性防控
- 预防为主:定期巡查(每周1次),及时清除病叶、虫枝,冬季树干涂白(生石灰+硫磺粉)防冻防虫;厂区周边可种植驱虫植物(如薄荷、薰衣草),减少农药使用。
- 防治要求:优先采用生物防治(释放瓢虫、使用性诱剂),必要时使用低毒、低残留环保农药,严禁使用高毒农药;喷洒农药需避开生产时段和人员密集区域,做好警示标识。
- 重点防控:针对昆山地区常见的蚜虫、红蜘蛛、天牛等虫害,以及白粉病、褐斑病等病害,建立防控台账,及时对症处理。
4. 特殊场景养护:适配工厂环境
- 抗污染养护:对厂区主干道、生产车间周边的绿化,定期冲洗叶片(每月1-2次),清除粉尘、污染物;优先选用抗污染树种(如香樟、构树、侧柏),定期监测植物生长状态,及时更换长势衰败植株。
- 安全防护:厂区出入口、消防通道两侧绿地,不得种植带刺、有毒植物(如构骨、夹竹桃);绿地内禁止堆放杂物,保持消防通道畅通,绿化不得遮挡消防栓、监控设备。
- 应急处理:台风、暴雨季节前,加固乔木支撑(三角支撑+防倒带),清理枯枝;灾后及时扶正倒伏植株,修剪受损枝条,补浇定根水。
5. 长效管理:规范流程+责任到人
- 日常巡查:每日记录绿地浇水、病虫害情况,每月排查植物存活状态,枯萎植株更换率≤5%/年;建立养护台账,留存施肥、用药、修剪记录。
- 设施维护:定期检查灌溉系统、排水设施、支撑架,及时维修更换破损部件;绿地内警示标识、防护栏保持完好。
- 合规要求:养护过程中需遵守《昆山市绿化管理条例》,不得擅自砍伐、移植树木;如需调整绿化布局,需提前办理审批手续。
当前位置:


